时间:2022-09-07 23:18:42 | 浏览:531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麦婉华
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高州致力打造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该市还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形成了一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和专业村,让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让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贡园荔枝,让人一尝便回味无穷的储良龙眼,还有让诗人感叹“只依蕉荫绿里行”的清甜香蕉……这些都是高州的特色水果。这也让高州享有“中国水果第一市”“中国水果之乡”等美誉。
作为广东省最大水果生产基地,在高州,荔枝、龙眼、香蕉三大拳头水果的种植面积为130万亩,年产量达185万吨。其中,香蕉25万亩、年产量111万吨;荔枝种植面积55万亩、年产量22万吨;龙眼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量20万吨。
近年来,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别是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高州紧抓乡村振兴的“龙头”打造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同时,高州抓好乡村振兴的“龙尾”,明析本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目标和重点,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形成了一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和专业村。
大力建设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立足资源禀赋、地理环境与区位优势等方面,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国土空间规划等上位规划以及高州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规划定位和目标,高州将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总体布局为“一心一带三区多园”。
“一心”即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中心。“一带”即以岭南优势特色产业联动发展带。“三区”即南部农业现代化先行区、西北特色农业优化发展区、东北生态旅游农业提升区。“多园”即高州市粮食产业园、高州市荔枝产业园、高州市龙眼产业园、高州市香蕉产业园、高州罗非鱼产业园、高州市蛋鸡产业园、高州市生猪产业园。通过“一心引领、一带联动、三区协同、多园建设”的建设模式,推动示范区有层次有重点的开展建设。
“高州现有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其中荔枝产业园、龙眼产业园已完成项目建设,香蕉产业园正在建设中。”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梁子胜介绍。
其中,高州市荔枝产业园是广东省批准的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22.2万亩。记者来到高州市丰盛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高州市荔枝产业园的实施主体之一。公司总经理何达为表示,荔枝产业园的成立大大促进了荔枝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以我们公司为例,如今已完成了现代农业智慧园区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当中,软件建设包括大数据平台、虫情系统、土壤监测系统、气象站及数据库等;硬件建设包括电子展示屏、配肥机和远程控制系统等。通过建设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荔枝大数据平台等,我们摸清产业园荔枝资源及当前荔枝生产水平现状,有效提升荔枝产业生产科技水平,为正确制定荔枝生产规划与技术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何达为说。
作为广东省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高州有荔枝、龙眼、香蕉三大拳头水果。其中,高州是储良龙眼的发源地。
而高州市龙眼产业园规划总面积516.8平方公里。高州市燊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龙眼产业园的实施主体之一。该公司总经理朱炎宗介绍,龙眼产业园的建设涉及储良龙眼母本园升级建设、龙眼标准化基地建设等项目,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聚集壮大,生产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龙眼产业园建设通过地方龙头企业带动,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紧密型、松散型和辐射型相结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行订单合作、流转土地、劳务聘用等产业化发展模式,让农民充分享受产业园发展成果,带动农业增效、农户持续增收。同时扩大农业保险政策性覆盖面,达到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高、拓展增收等方面的效应。
目前,产业园共计带动8836位农户,其中紧密型517人,松散型3816人、辐射型4503人,吸引返乡创业人员3300人,吸纳农民就业人员5020人,为产业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0年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473.7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1666元)22.19%。
抓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
在高州市根子镇公垌西坑村的强牌果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牌果品”)车间内,有2套热泵烘干荔枝设备。该公司总经理何以峰说,每一台鲜果烘炉可以烘干8000-9000斤鲜果,得到3000斤左右的果干。记者尝试了烘干后的荔枝干和龙眼干,感觉别有一番风味。其中,龙眼干果壳鲜亮,颗粒圆整,外壳薄脆易剥离,里面的果肉口感鲜美,肉质甘中带甜。
从加工上来看,高州荔枝和龙眼加工历史悠久,工艺成熟,加工企业多,能力强。全国各地荔枝、龙眼送到高州来进行加工。特别是龙眼加工,国内外龙眼汇聚,一年四季加工不断档,然后再被运送到全国各地,让高州成为中国桂圆加工中心。
记者了解到,高州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带动建设了一批储藏、保鲜、烘干、分拣、自动包装等设施装备。目前,高州市荔枝、龙眼深加工已经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发展态势,能加工全国及东南亚的荔枝、龙眼。以龙眼为例,2020年龙眼产业园内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8.2亿元,与园区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2:1,切实推动园区龙眼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销售模式由少变多,带动全省龙眼转型升级与全产业链融合创新发展。
另外,强牌果品的2套24匹热泵烘干荔枝设备和1套荔枝干去枝分拣设备都是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建设项目支持建设的设备。这也是高州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缩影。
据悉,2019-2021年,高州整合涉农中央、省级财政资金6200万元,支持111个村、112个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通过项目带动,高州形成一批专业镇(村)。3年来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专业生产镇的有11个,专业村58个。同时,高州扶持培育壮大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高州3年来申请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有12个。更重要的是,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州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与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扶贫、田园综合体等紧密结合、统筹推进,有效推动三产融合发展。2021年这些景点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6000万。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3月中旬刊
2月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紧扣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开展“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活动,持续实施20项民生工程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8月25日,记者从区商务局、大河中路街道了解到,2022年四川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名单于日前公布,其中,仁和区攀西汽车产业服务业集聚区成功上榜。据了解,以大河中路街道为核心区的攀西汽车产业服务业集聚区规划面积 350 万平方米,建成面积200
近年来,贡井区紧密对接全省“4+6”现代服务业体系,以通用航空服务业为特色,以商业贸易、盐帮美食、文旅融合为支柱,以智慧康养、电商物流为新动力,结合区域实际构建“132”现代服务业体系,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贡井区成功获批2022年
江山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江山是青山叠翠,稻菽千顷,湖沼密布水网织的江山是北京山顶洞走出华夏始祖的江山是贾湖人盖起人类第一间房子,播下第一粒种子驯养第一头牲畜,刻出第一枚骨笛的江山是炎黄二帝,开疆拓土,采草药于深山野岭,抚
浙江日报在浙江,有一座象征“平安”的鼎。日前,这座鼎现阶段的最高奖项——一星平安金鼎首次颁发,连续15年获评平安区的金华市婺城区成功“问鼎”。翻开平安浙江建设的成绩单,婺城一直都是“优等生”:自2004年浙江作出平安浙江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
编者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力量,再铸辉煌。在鄂州人民的共同期盼下,鄂州市各区党代会陆续拉开帷幕。这次党代会是在建党100周年、第一个百年目标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开启、“十四五”时期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鄂州广大党员政治
黄石港区政府近日作出决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争创全国现代服务业试验区。力争到2025年,第三产业占比达85%以上。作为中心城区的黄石港,随着城市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服务业已成为全区的主要经济支柱。早在几年前,黄石港区就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马丙宇 通讯员张洁进社区,走乡村,看治理,探效能。新乡市红旗区,既有最靓的城市,又有最美的乡村,城乡犬牙交错,相融共生,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难度不小。如何破解这个时代之问,红旗区通过“全面、全域、全程、全员”的“四全”党建创新
来源:黄河新闻网黄河新闻网讯(记者郑斌 实习记者杨婷婷、田然)盛夏时节,北出雁门,一轴以绿色为基调的发展画卷徐徐展开……6月28日,朔州市低碳硅芯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推进会议召开;6月26日,国家高速公路G55怀仁南互通工程项目开工仪式
央视网消息(记者 谢博韬刘亮):8月28日,“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记者们来到厦门,调研采访过程中走进国家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开放应用(厦门)基地。新冠疫情尽管给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但也催生了不少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