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23:32:47 | 浏览:3811
在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批复中讲到:
一、原则同意《高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高州市是茂名市域副中心城市,也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要强化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31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到203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7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5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
三、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完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内外路网结构,提高道路通达性。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系统推进水、电、气、通信、垃圾处理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综合平衡各类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和发展能力,提高城市宜居性。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系统构建生态网络体系,形成合理有序的开发和保护格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大力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建设节水型城市。
五、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风貌特色的保护。严格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加快编制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重点保护好中山路、南华路—南关历史文化街区,马贵石门古驿道、挂榜岭古驿道以及传统村落、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做好城市整体设计,控制好笔架山、挂榜岭与高州城区的视线通廊和鉴江沿线的城市天际线,塑造山水城市风貌。
六、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逐步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聚焦影响城市安全、制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综合整治,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七、《总体规划》是高州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应当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重点和建设时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乡规划的意识。
@大王二:支持
@王笑风:厉害了,高州75平方公里建城区,相当于茂南和电白的规模了!
@牛古gu:厉害了我的高州
小编先和大家看看
未来高州市的城市总体规划
今年初,高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拟对《高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5年)》进行征询意见公示。
规划范围:高州市域,包括23个乡镇,5个街道,总面积为3277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2015-2035年
规划目标: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现代农业强市、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之城
城市性质: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及文化旅游目的地;粤桂交界地区的医疗、教育中心;粤西地区先进制造和现代物流基地;茂名市域副中心城市。
人口规模:市域常驻人口201万人,城镇人口124.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75万人。
用地规模:城市建设用地75平方公里。
(一)高速公路网规划
规划构建“两横两纵”的高速公路网格局。
两横:云浮—茂名高速公路、汕头—湛江高速公路;
云茂高速东起云浮,西接陆川,从高州北部穿过,在荷花镇规划有高速出入口1处,接省道283,可加强高州西北部各镇对外交通联系。
汕湛高速东起汕头,西至湛江,从高州南部穿过,在高州城区南侧设有高速出入口4处,接国道207、省道291、茂高快线和包茂高速,可加强高州城区及高州南部街镇对外交通联系。
两纵:包头—茂名高速公路、中山—茂名高州高速。
包茂高速北至洛阳,南接茂名,从高州中部穿过,在高州城区东北侧设有高速出入口 2处,接省道 280和省道 113,可加强高州城区及高州中东部街镇与茂名等城市交通联系。
中高高速及其高州支线,北接云茂高速,南接汕头与阳春,可加强高州东北部城镇与汕头、阳春等城市的联系。
(二)干线公路网规划
规划新增茂高新干线,加强高州与茂名的联系。茂高新干线沿洛湛铁路规划永青大道,北接高州城市集中建设区,连改线后的S280、通川大道,南接茂名市区,连潘州大道。全长45公里。
规划将市域划分为南部城镇密集发展区、东北山区城镇发展区、西北丘陵城镇
发展区三大功能片区,引导市域功能结构优化与各城镇分工协作。
(一)南部城镇密集发展区:以高州城区为核心,石鼓镇和分界镇为副核心,包含沙田镇、镇江镇、根子镇、泗水镇、谢鸡镇、新垌镇、云潭镇七镇。依托高速互通口发展物流、商贸,依托医疗、教育优势发展房地产、餐饮住宿业,依托各工业园区形成集聚工业格局发展传统制造业。依托农业基础发展特色农业级农业旅游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发挥蔬果规模化生产优势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
(二)东北山区城镇发展区:以长坡镇为核心,包括平山镇、东岸镇、大坡镇、古丁镇、深镇镇、马贵镇六镇。依托旅游资源、风景区及国道等交通干线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业,成为高州社会经济发展的绿色板块。
(三)西北丘陵城镇发展区:以大井镇为核心,包括南塘镇、潭头镇、石板镇、荷花镇、荷塘镇、曹江镇六镇。利用牧业与林业优势,依托大利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皮革加工、金属加工、橡胶制品、建材加工、家具制造业,辅以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延续高中传统特色制造业的发展。
规划形成“两环两心七区”的发展格局。
(一)两环:包括东西两个旅游环
(二)两心:城心和水心两个增长极,即高州城区政府所在地和高州水库为两个增长极,分别带动西部和东部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七区:从东至西整体上划分为七个产业区,东部从北至南依次是仙人洞生态休闲度假区、三官山一平云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玉湖一双龙山水文化旅游区;西部从北至南依次是古色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沙田河龙眼文化产业园区、高凉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荔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高州未来将迎来大发展
同时也证明了这个地方的魅力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来源:茂名发布 关于调整茂南区高、中风险区的通告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规定,经综合研判,茂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2年8月15日9时起,将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文蓬众品狗肉食庄由高风险区调整
来源:茂名发布关于调整茂南区部分高、中风险区的通告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规定,经专家组研判,茂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2年7月17日9时起,调整茂南区部分高、中风险区范围和防控措施。
据茂名市茂南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7月9日消息,为严格落实“黄码”人员健康管理相关要求,及时有效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茂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7月9日在羊角镇、镇盛镇和各街道设置“黄码”人员专用采样点
“茂名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14日0-24时,茂名市茂南区新增3例确诊病例,均在已集中隔离管控的密接人群中发现,已转运至定点医院治疗。现将3例确诊病例主要行程轨迹公布如下:病例1 陈某:7月8日00:00-17:00 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
来源:茂名发布关于茂名市茂南区新增3例确诊病例行程轨迹的通报7月14日0-24时,茂名市茂南区新增3例确诊病例,均在已集中隔离管控的密接人群中发现,已转运至定点医院治疗。现将3例确诊病例主要行程轨迹公布如下:病例1 陈某:7月8日00:00
5月22日《南方日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广东这五年”特别报道。5月,高州大地一派繁忙景象。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茂名)产业园、高州市飞碟轮胎厂整体搬迁项目等66个重点项目建设火力全开,引领高州实体经济稳步发展;2022年茂名荔枝产销资源
日前,茂名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小编主要截取纲要“十四五”时期茂名市综合交通重点工程中涉及高州的高速公路、主干公路网的相关信息,小伙伴速来了解!谋划推进深南高铁与广
高州北江路项目1.工程概况:项目建设起点位于光明北路东侧,终点为规划沿江路(蓝光段),道路总长度约为1489.5m,红线宽30m,规划为城市次干道,双向4车道,建设道路工程、排水排污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通信工程等。2.建设地
粤西两兄弟茂名和湛江从民风民俗、风土人情、饮食习惯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个城市还有一个同样奇怪的现象,就是高州市和雷州市这两个县级市的名称,让人有点郁闷。外地的朋友可能觉得莫名其妙:“不就是两个名字嘛,挺好听的,有什么想不通的?”但熟悉粤
一、乡镇人口与土地高州市 1 石鼓镇 129820 人化州市 1 中垌镇 124413 人化州市 2 平定镇 123082 人化州市 3 合江镇 115621 人化州市 4 那务镇 101093 人高州市 2 东岸镇 98766 人高州市